主办方:合作
官方网站: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厦门报道(颜祥子 记者 钟瑜)厦门口岸衔接着横跨东西的经济腹地,蔚蓝的天空浮云舒卷,与腹地上如栉排列的集装箱被海洋一道吞吐。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海沧园区建立四年多来,发挥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多区叠加优势,不断探索新路,为吸引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致力于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力争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勇立潮头。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海沧园区重点平台项目建设运营及海沧区打造国际一流海湾城区,在厦门市自贸委、口岸单位、市交通局、市物流办、海沧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厦门海投集团下属海投供应链运营公司充分利用厦门作为“陆丝”“海丝”节点港口城市的区位与政策优势,全力打造包括国家物流新通道——中欧(厦门)班列项目及整车进口平台、黄金珠宝产业园平台、进口酒产业平台、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燕窝产业平台、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平台等在内的“一通道六平台”。
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 图片由厦门海投供应链运营有限公司提供
中欧(厦门)班列
不断扩大海丝陆丝朋友圈
从蔚蓝海洋到驼铃大漠再到异域他乡,中欧(厦门)班列在这条横跨东西的线路上建造了新丝绸之路的经济走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31日,班列已累计发运511列18696个40尺大柜,累计货值96.5亿元人民币,目前班列由厦门到马拉全程12天,到杜伊斯堡15天,到汉堡16天,比海运至少节约14天时间,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
据介绍,在厦门市交通局、市自贸委、厦门海关及海沧海关、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南昌铁路局漳州车务段、厦门海沧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近五年的稳定运行,中欧(厦门)班列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目的地国家由波兰扩展到德国、匈牙利、俄罗斯等多个欧洲国家,辐射范围扩展到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及地区。中欧(厦门)班列充分利用厦门作为“海丝”与“陆丝”唯一枢纽城市的地域优势,创新性开拓国际海铁联运模式,成为国内唯一通过海铁联运辐射东南亚、东亚及东盟等国家及地区的中欧班列。
中欧(厦门)班列还充分利用厦门作为过境口岸承办班列过境业务,目前已成功承办日本、泰国、越南、韩国、印尼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过境业务。记者了解到,中欧(厦门)班列7月份实现了印尼货物的过境首发。厦门国际班列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陈鹭超告诉记者:“第一个柜子从印尼雅加达发出,海运7天到厦门,经过短暂停留后,搭乘7月24日的中欧班列前往德国杜伊斯堡。从印尼到德国全程25天,比传统海运节省了10天时间。”此次印尼过境业务的开通,在进一步丰富中欧(厦门)班列的国际海铁联运服务线路、扩大辐射范围的同时,也迅速提升厦门过境口岸影响力,吸引更多国家货流、商流,进一步提升厦门整体营商环境。
中欧(厦门)班列中亚线也迅猛发展,货源地逐渐从厦门及周边地区,增加到我国赣州、福州、潮汕以及台湾地区,至今已经累计发运96列3406个大柜,累计进出口货值约12亿元人民币。中欧(厦门)班列中亚线也已经成为抵达“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五国最便捷、最高效的物流通道,同时也促进了福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往来。记者了解到,7月底中欧(厦门)班列中亚线首次对接中国台湾高雄港,实现了高雄-厦门-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的海铁联运首发。
对于中欧(厦门)班列下半年的发展,陈鹭超介绍,已建设半年的国际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将于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进一步助力中欧(厦门)班列运行。“比如说一些零担货、公路货、空运货可以通过国际多式联运监管中心,转拼装为铁路运输货物再搭乘班列发往欧洲。将来海铁联运的货物也会直接从码头运送到这个监管中心装车发运。”该中心推动了运输方式的转变,提高了货物的集疏运效率,直接意义在于向客户提供了更便利高效的运输方式。如今开设中欧班列的城市中重庆、西安、成都等都拥有国际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此举推动厦门与上述城市接轨,实现服务的优化升级。
此外,据透露,中欧(厦门)班列还将开通海铁联运的包列服务,目前正在与来自日本、菲律宾的客户洽谈跨境海铁包列业务。陈鹭超称:“日本客户的货运量有望达到一周一列。”其次,继续推广“厦门+”的城际间班列模式,以进一步提升班列运行效率、降低班列运行成本。结合厦门与重庆两地的实际情况,拓宽山海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未来中欧(厦门)班列将继续深化国际海铁联运,发挥海丝陆丝的枢纽作用,不断为客户提供更经济、更绿色、更高效的运输方式,以及更具优势的物流方案。
中欧(厦门)班列日本过境货物首发 图片由厦门海投供应链运营有限公司提供
海投跨境电商监管中心
碎片化贸易时代的桥头堡
作为福建自贸区政策先行先试的创新成果,厦门海投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在厦门海关及海沧海关的悉心指导与帮助下,进一步提高了跨境进口通关通检效率,为海沧自贸区建设提质增效。
厦门海投跨境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投跨境通)总经理郭永告诉记者:“我们可以说是碎片化贸易时代的桥头堡,碎片化贸易是进出口电商的一个最佳业务模式。”据了解,碎片化贸易区别于大宗贸易的方面在于进口和出口都是以包裹和碎片化的方式直接送达客户端,但是碎片化贸易的广度和深度目前还未在厦门完全展开。海投跨境通主要起到先锋的作用,在于尽可能地实现落地业务化,进而将整个产业链引入厦门。
5月,海投跨境通与拼多多达成合作,成为拼多多国际在厦门唯一的指定跨境服务供应商,8月28日联手在厦门举办了全球招商会。今年是拼多多向国际化转型的重要节点,引入全球购全新首页布局将吸引跨境电商客户群体。除此之外,海投跨境通还与有赞商城达成了合作。想要从厦门进货落地的跨境店铺客商,可与海投跨境通对接,以指导他们从线上到线下全程迅速落地。
海投跨境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整套跨境解决方案,“不仅在物流方面而且在流量方面帮客户嫁接一些垂直的流量平台,使得商品能够顺利销售。店铺的后台可以同我们直接关联起来,货物进入厦门口岸之后,从厦门发往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郭永介绍。由此可见,海投跨境通不仅仅起到了监管场所、物流平台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嫁接渠道的作用,郭永坦言:“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跨境综合服务平台。”
此外,海投集团独具优势,依托厦门海沧口岸海港的广阔腹地,同时拥有码头及仓库等丰富的临港物流资源。作为资源的拥有者,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货物都能为之匹配到成本最优的资源。郭永又补充道:“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在物流层面,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和供应链层面。同时我们还是多口岸发展的跨境平台,具有抗风险能力和灵活性特点,为客户提供更多元的服务。更重要的是我们致力于供应链金融建设,根据碎片化贸易特点引进有针对性的合作方,完整的供应链金融体系是我们的优势。”
海投跨境通在进口业务和出口业务上形成了双引擎。郭永告诉记者:“9610跨境电商是下半年工作的亮点和重点。”首票运作成功,意义在于之前通过快件模式发运的电商货物有望通过9610的渠道纳入海关统计范围,这将直接吸引更多本地的电商企业参与进来,促进厦门跨境电商的发展。今年1月1日“1210”保税备货监管方式在厦门落地,2月在厦门口岸由海投跨境通公司实现业务破零。截至目前,持续性操作整柜运作的也只有海投跨境通这一家,保税备货的量占到业务总量的80%以上,业务的落地标志着厦门口岸在主流的跨境渠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海投汽车整车进口平台 图片由厦门海投供应链运营有限公司提供
海投汽车整车进口平台
初具雏形
2018年厦门正式开展汽车整车进口业务,是同期获批七个口岸中最先投入使用的口岸,当年进口平行车1442辆,在全国28个开放口岸中位居第10。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今年1-7月厦门到港整车为394辆。
据悉,为推进整车口岸建设,厦门市自贸委先后引进厦门太元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厦门嘉闽平行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揽欧(厦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政鑫嘉业(厦门)进出口有限公司、厦门中正通宝贸易有限公司、启华(厦门)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海纳佰川(厦门)供应链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并建成汽车检测站、公共仓储中心、保税展示厅等配套设施。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厦门整车口岸雏形初具。
海投汽车整车进口平台负责人吕阳向记者介绍:“7月30日,首批平行进口车辆进入海投厦门进口汽车贸易博览中心保税展厅,保税区外非保展厅进入方案设计阶段,口岸后方将逐步形成保税与非保两种展示业态。”一年多来,海投供应链运营公司站在口岸的汽车产业链角度来布局资源,车辆到厦门港以后除提供传统的金融、通关、物流等供应链物流服务外,海投供应链运营公司还在不断提升口岸符合性整改团队实力、增加精品加装服务、引入专业销售团队合作服务消费者,努力打造金融、通关、保险、综合物流、销售、上牌、3C认证、按揭、售后维修等全产业链服务。随着展厅运营的推进,博览中心将成为车源、信息源、资金源、渠道源和车商圈的集聚地,实现厦门整车口岸独有的进口汽车保税集散地功能。
厦门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相较于天津、宁波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来讲还是个年轻口岸,但进口汽车贸易博览中心(保税展厅)作为口岸资源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进口汽车贸易博览中心的特色一是保税展示,而其他口岸则是完税后展示;二是紧邻居民区,与天津、广州、宁波、江阴几个成熟口岸相比厦门的地理环境最优越、周围的配套设施较完善;三是码头水路通道将车辆直接发运天津,比其他口岸多了个成本低廉的运输方式。
在口岸通关服务方面,厦门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的整车进口政策也更灵活,吕阳告诉记者:“对时效性要求比较高的客户,在一些单据没有缺失的情况下,可以以国企承诺函的方式先把车放给客户。”由此可见厦门市自贸委、厦门海关、海沧海关及政府相关部门在推动厦门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及平台企业发展方面给予政策扶持的力度之大。
如今,海投汽车整车进口平台已经达到可以逐渐扩大对外招商力度的基础条件,除了自身软实力经验的积累以及厦门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落地的资源外,现在正慢慢扩大到对一些成熟的平行车口岸的招商,有望将更多、更好的汽车资源落地厦门。此外,持续运用海投汽车整车进口平台作为试点平台把海外的资源和国内的销售渠道打通,进而尝试利用中欧(厦门)班列,把欧洲产的路虎车通过班列引入厦门,这个模式还在持续摸索中。除了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海投汽车整车进口平台也在不断开拓低速电动车、助力车、二手车出口海外渠道,利用整车口岸仓储、检测和整改等技术力量,打通出口各环节,助力培育厦门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生态圈。
海投汽车整车进口平台将持续促进进口汽车及零配件等市场要素的集聚,将厦门进口汽车贸易博览中心打造为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展示与贸易经营场所,创建汽车市场功能齐备、环境一流的一站式贸易展示交易场景,努力把产业做热做强,使其成为自贸区对外服务新平台。
黄金产业园盛大开园 图片由厦门海投供应链运营有限公司提供
镶嵌在海沧园区的明珠
黄金产业园盛大开园
8月12日,由海投供应链运营公司、紫金矿业集团以及金洲慈航集团合力打造的厦门海峡黄金珠宝产业园盛大开园,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助力将厦门打造成为一流的区域性国际黄金产业中心。
在开园仪式现场,周大生、紫金黄金、今生金饰、紫玉方舟、钻石交易中心项目等首批高颜值、高产值、高价值的九家企业入驻园区,一批国内外优秀黄金珠宝企业、知名设计师相继与产业园签约,这将为今后园区开展黄金精炼,并引进金银珠宝产业链下游企业开展加工、文创设计、商贸、展示等业务提供支撑。预计三年后,产业园年均产能精炼黄金将达到约100吨,年产值270亿元;年加工黄金约100吨,总体可实现500亿元产值规模。
记者了解到,未来产业园将凭借黄金精炼、加工工艺和技术,以及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经营及自贸区的原料进口优势,打造集金银珠宝加工生产、检测分析、文创设计、工业旅游、会议展览、贸易物流、批发零售、设计研发、产品批发中心、保税交割以及部分黄金金融业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创新模式,构筑黄金珠宝产业全生态链特色小镇。产业园后续还将推动海峡两岸黄金市场的深入合作,打造区域黄金市场,并参与建立厦门黄金市场发展基金,推进在厦门自贸片区设立黄金保税仓库和黄金精炼加工厂,在厦门打造黄金转口贸易中心和黄金精炼加工中心。
厦门海峡黄金珠宝产业园的开园,填补了厦门在黄金珠宝全产业链平台方面的空白。产业园将充分利用海丝、陆丝的重要枢纽优势和对台商业、人文、地理优势,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生态,让黄金珠宝企业在厦门海沧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努力建成一流的区域性国际黄金珠宝产业聚集区。
除此之外,进口酒产业平台、燕窝产业平台、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平台也在持续推进建设及稳定运营中。自贸区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扩大集聚效应,海沧区聚焦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海投集团及其下属海投供应链运营公司将致力于让“一通道六平台”愈焕其采,推动海沧发展迈向新高峰。
(免责声明:中国青年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